旌義歷史不能忘 這邊有義民與義犬
上次說到新竹的義民其實不是無主魂,而是被皇帝賜名褒忠,而義民的信仰其實不只是在客家村也不限定為客家魂,而在雲林北港也有!
北港鎮義民里,有一座至今200多年歷史的義民廟,廟宇雖然不大,但廟內保存義民塚、義犬將軍石雕、官印墳墓,記錄清朝笨港地區義民與義犬奮勇抵抗盜匪的歷史,極具特色。

祂們是在清朝乾隆時期林爽文之亂時,笨港居民為抵抗賊寇,招集壯丁108人組成義民團,並飼養1隻靈犬日夜守禦、擊退盜匪數十次,後來盜賊趁義民團慶功時,派奸細毒死靈犬後進行夜晚突擊,108位義民不幸全部罹難。
清廷為褒揚保鄉衛民而犧牲的義士們,御賜「旌義」匾額,鄉民則將義民遺骸合葬,義民廟大殿祀義民公塑像,後廂祀「義犬將軍」,廟內至今還保存著3座義民塚。義犬將軍非常靈驗,除了保佑孩童,還曾幫忙「討廟產」,托夢給侵佔寺廟土地的民眾,解決延宕百餘年的土地糾紛,成為信眾津津樂道的事蹟。
今年適逢狗年,廟方為紀念義犬將軍守護鄉里精神,特別製作「義犬將軍」祈福卡免費贈送,卡片印有義犬將軍石雕照片,可保佑小朋友福慧增長、健康平安,吸引許多家長帶著小朋友到廟參拜索取。fr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