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寺廟行銷》復古風慶保生大帝聖誕
農曆三月十五是保生大帝聖誕,各地保生大帝信仰中心,也都推出相關活動!例如台南學甲慈濟宮將不使用機械車輛,恢復傳統藝陣。麻豆良皇宮則將徒步50公里至祀典興濟宮進香!

台南市學甲慈濟宮4月26日起將舉辦一年一度的上白礁祭典,廟方決定今年祭典時將減少神轎機械化,將載有神轎的輦宮全面取消,恢復以往由人力扛抬或裝輪子的古制,並鼓勵傳統藝陣復興,而30年來因應農村人力短少而衍生的輦宮文化也就此走入歷史。
學甲慈濟宮上白礁
上白礁祭典歷史悠久,可回溯到清代,民眾會返回福建泉州白礁慈濟宮謁祖,日據時期因兩岸往來不便,逐漸改為在將軍溪畔登陸處舉辦祭典,延續迄今,有飲水思源的意涵。每年農曆三月11日舉行,即當地所稱上白礁活動,於將軍溪畔「頭前寮」舉行祭典,隔海遙祭保生大帝祖廟,即中國大陸福建白礁慈濟宮。每隔數年,不定期舉行刈香,擴大為三天遶境廟會,即臺灣西南五大香科之一的「學甲香」。經文化部、臺南市政府核定為臺南市定民俗活動。

上白礁祭典參與廟宇、神轎逾80座,隨行的民俗藝陣眾多,其中學甲後社集和宮以人力扛抬的蜈蚣陣,上方搭載36位古裝小童,最為特別;但隨著人口逐漸外流,轎班人力不足,30年前出現首座輦宮,雕飾彩繪仿造古代宮殿或皇帝出巡的鑾轎,並以小貨車、鐵牛車搭載,取代傳統神轎,也成為一大特色。
學甲慈濟宮董事長王文宗表示,北管、南管、鬥牛陣、公背婆及牛犁陣等,都會在今年的祭典中重現。

麻豆良皇宮恢復謁祖
良皇宮主神保生大帝是由麻豆吳姓先祖迎請,跟著明鄭軍民來台,已有三百多年歷史,成為吳姓家族的守護神,輪流在各住戶家中奉祀,另外,也自祀典興濟宮分靈保生大帝安奉,至民國六十二年信眾集資建廟「良皇宮」,並奉祀典興濟宮為祖廟。
八十歲地方耆老表示,年輕時隨香到祖廟進香,從麻豆徒步前往,晚上寄宿,隔天再沿原路徒步返鄉,來回大約五十公里。
以前香路是保生大帝有降示才進香,不是年年進香,但延續好幾年徒步進香,後來不知何故中斷,良皇宮主委吳振和與信眾建議找回「消失一甲子的香路」,管理委員會一致通過,並向保生大帝擲筊請示,獲得聖筊同意恢復赴府城的香路,保生大帝還降示「注意人身安全為重」,良皇宮始全力籌辦徒步進香。
吳振和說,這次麻豆良皇宮前往台南祖廟徒步進香的隨香人數有一百五十多人,主題訂為「興濟延脈、良皇溯源、省鞭炮、助公益」,將在四月廿一日上午七點啟程,從麻豆經西港進入台南市,晚上夜宿興濟宮,廿二日再返回麻豆,重現古早徒步進香的盛況,並向祖廟祀典興濟宮表達溯源誠心。